居然這是研究生項目的第一個作業(yè)???本來沒有什么興趣的,但是還是被深深地吸引…用暴力回應(yīng)暴力、用恐怖回應(yīng)恐怖,這難道是唯一的出路嗎?然而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出路呢?很ironic的是,"no church, no states, women decide for themselves",仿佛必須意味著women自己變成“church”和“state”、變成tradition意義上的男性的樣子。
惟生:36.60.64.184
很精彩哦 成熟的風格 可看性強
杜先生:222.92.71.237
阿波羅13號可能是人類太空史上最難的“絕境營救”(美國人所謂“最成功的失敗”,不知道前蘇聯(lián)是否有類似案例),大量技術(shù)細節(jié)和時代人情格局,比深潛人物內(nèi)心的《登月第一人》面更寬,眾生群助,守望一艙,倒是有點像《火星救援》(I will survive梗),霍華德能吃下來也是不容易,前半部用13的不吉利鋪墊(車子熄火、意外換人),后半部危機事件調(diào)遣扎實,室內(nèi)場景的調(diào)度突顯各司其職,對艾德哈里斯的特寫用了Dolly Zoom,暗示危機降臨,當然還有著名的漢克斯與妻“隔窗”對望蒙太奇,最后無線電與監(jiān)控畫面聲畫互接,張力釋放也是恰到好處。如果說阿波羅11是人類的一大步,那這混合了好壞運氣與智慧爆發(fā)力的13號,是人類的傳奇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