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子的文學性很強,日記體的旁白、演員臺詞,感覺都是從原著里來的,文本的基礎特別扎實。攝影很美。音樂的運用很有特色,非常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敘事,日常是古典的優美的,女性的美好被男人世界打斷時,音樂也會終止,而風雪暴和房子起火這兩段,都有著近乎尖叫的音效。“Casey還是那副標志性的模樣:亞健康、抑郁、需要贖罪。”(我2019年給別的片子的影評,在這部也同樣適用,哈哈。)Casey還兼了制片人。還挺喜歡這片里的男性角色,尤其是Casey演的那個丈夫,很有意思。有點兒像《再見愛人》里的老王。/片子拍得很好。只是我非常不贊同借女同來表達女權這回事。對婚姻不滿意,把出軌同性當作孤單平庸生活中的冒險,“incomplete map of our escape”。其實邏輯還是《晝顏》,為了更好地給老公洗內褲。這樣的關系應該叫功利型女同性戀吧?
果然是處女作。有點疑惑這部電影在頒獎季取得的成績,無論從表演劇本還是拍攝技巧都沒有特別特別突出的地方,主題甚至有些outdated, 恍惚間以為是十年前的歐洲獨立影片。聯想到奧斯卡女主提名的另外一部英國獨立電影,初步認定這是學院對獨立電影敞開一扇門的friendly gesture, which is a good thing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