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的長處是有目共睹的,贊譽之詞不再贅述。如果說Shanghai as a spectacle、看角色們的法租界生活如同看西洋景這點上我能得過且過不提問題,那性別角色部分我實在是忍不住要放厥詞了。這部電影和《愛很美味》的共同問題在于,里面的男性角色都是假人、工具人、主創捏出來的模范男人偶男榜樣、為了傳達和反射主創的女性主義思想的背景板。女的在文藝作品里被工具化千百年了,工具化一下男的有何不行?當然行,但女角色跟男假人發生互動時他們的關系也會被感染certain degree of fakeness. 避重就輕虛假懸浮并不是我最想看到的女性主義創作。但問題來了,我們的商業影視劇市場在性別議題這塊可以容納楊笠式的“我喜歡男的我腦子有病”式自嘲嗎?邵藝輝一個女導演能把男的如實拍成丑角而不被網暴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