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年采用16mm膠片記錄這一切的他們或許怎么也不會想到50年后的今天,不是在影院而是在流媒體平臺上播出了這出精美的節(jié)目。與普遍印象不同的是,列儂是最活潑好動的那個,保羅更加鄭重沉穩(wěn),喬治心懷大志卻無處施展,林果一言不發(fā)而呆頭呆腦。也是從這里才知道let it be專輯的那些胡言亂語來自列儂。瀕臨解散的他們在艾比路的錄音室里默契地彈唱著昔日經(jīng)典,為曲目的編排爭論不休。靈光乍現(xiàn),精彩動人。比利的鍵盤有如神助,更不應(yīng)當(dāng)忽略的,是邁克爾、格林以及喬治馬丁等人在幕后幫助這潰散的樂隊完善了最后的杰作。如果布萊恩愛波斯坦沒有離去,這群“孩子”是否還可以續(xù)寫更多輝煌?喬治的紫色蝴蝶結(jié),就像他才華那樣翩翩起舞;林果安靜溫順反而成為最討喜的那個。偉大的謝幕注定讓人難受,但至少,小野洋子的“春”依舊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