闖入者的格格不入,兩國民族性,事物之間黑澤清式神秘聯系。去年多倫多想排但放棄,我很認可黑澤清,只是他電影大概風格我能猜到,我當時想看點別的。這片勾起我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回憶,事實上日本在那邊勢力不如韓國,韓國在那耕耘比我們一帶一路早多了,我進塔什干的恰爾蘇巴扎——攝制組也去了這里——迎上來小販都問我是不是韓國人,那邊中國人很多也都是朝鮮族。拍攝地有我沒能涉足的撒馬爾罕和吉扎克,本來去年有個項目在吉扎克,因為領導嫌項目不好所以沒接。他們人都到撒馬爾罕了居然只是很奢侈地從車里拍路過“撒馬爾罕之心”雷吉斯坦廣場區區5秒鐘鏡頭?我看這片才知道烏茲“國菜”抓飯叫plov,在烏茲每天跟一個學過中文的小哥共事,一說吃飯就let’s go eat zhuafan,天天吃這么油的東西導致后來一見抓飯我就反胃。